更新时间:2024-11-14 02:00:01来源:互联网
李星宇(地平线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)
1 趋势观察
地平线具有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能力,通过软硬结合,设计开发高性能、低成本、低功耗的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,开放赋能合作伙伴。在汽车领域,地平线关注ADAS、车内智能交互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。
面对汽车数字化重塑的浪潮,从技术角度看,最大的挑战来自AI边缘计算。
在过去的数年里,我们看到自动驾驶的等级每提高一级,算力差不多要提升一个数量级。如果要实现全自动驾驶,我们需要1000TOPS量级的算力,而人脑的算力大概也是一千个TOPS,所以自动驾驶如果想达到人类的水平,首先要在算力方面达到人类的水平。
这个等级的算力需要AI芯片突破成本、功耗和性能的瓶颈,就必须将处理器构架的创新,与算法和工具链相结合,软硬协同进行设计。脱离算法和工具链,单纯谈芯片的绝对算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。
当前的业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,往往会把绝对算力当作衡量AI芯片的主要指标,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效算力,需要从四个维度来衡量:算力的有效利用率,每瓦的有效算力,每美元的有效算力,以及算力转化为AI结果的效能(目标数量,帧率等)。
本质上讲,芯片和构架是手段和载体,软件是目的和灵魂。软硬件一起做,可以让手段和目的高度统一。只有硬件俯下身来去适配软件的时候,才能够使晶体管所发挥的效能大幅度增加。处理器构架的创新是一个非常高的壁垒,需要对软件有深刻理解。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决定了数据转化为决策/服务的效率和质量,是时代真正呼唤的硬科技。
地平线基于这样的理念,推出了高效能的征程芯片,第一代征程芯片已经大规模量产应用,第二代征程芯片也即将正式推出。
可以说,未来的智能汽车就是一部移动的超级计算机兼数据中心,而边缘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是智能汽车竞争的主战场,更是技术制高点。
2 解决方案
依托独特的软硬结合边缘人工智能处理器技术,面向智能驾驶 , 地平线可提供高性能、低成本、低功耗的多级别环境感知方案,支持对复杂场景进行细粒度、结构化的语义感知,高度可扩展、模块化的三维语义环境重建,以及透明化、可追溯、可推理的决策和路径规划。而面向车内交互场景,地平线可提供 DMS、AR-HUD、Face ID 等基于视觉感知与语音技术的多种人机交互方案。具体方案包括:
1. 地平线 Matrix360°视觉感知方案
地平线 360°视觉感知系统搭载三块地平线自主研发的 Matrix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,搭配 4 路 192FOV 鱼眼摄像头和 8 路 59.4FOV 窄角摄像头,通过对摄像头安装位置的合理布局,以实现车身周围 360° 无死角视觉感知检测。
鱼眼摄像头主要用于车身近距离 10m 以内的检测,窄角摄像头主要用于车身远距离 150m 以内的检测。整套系统可以 实现 8 大类目标的像素级语义分割,4 大类的目标检测和识别,包括行人,车辆,交通标志,交通灯,车道线检测。
2. 地平线NavNet众包高精建图与定位解决方案
针对自动驾驶落地亟需的高精度地图需求,地平线推出了 NavNet 众包高精建图与定位方案。得益于地平线 Matrix 强大 的视觉感知能力,NavNet 在边缘端即可实现道路语义重建并输出局部三维地图,进而与已有高精地图进行匹配获取定位。此外,NavNet 还可在无地图区域进行自动建图,赋能高精度地图众包建图与更新。
3.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
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、低功耗、低成本的边缘人工智能视觉芯片⸺征程((Journey ) 1.0 处理器,通过对前向道 路中的车辆、行人、车道线、交通标志牌、红绿灯等目标的精确定位,可实现 L2 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(ADAS) 。
4. 地平线多模态交互解决方案
为打造新一代车内人机交互系统,地平线推出了多模态人车互动解决 方案。该方案融合了视觉和语音等各个领域的 AI 技术,可结合用户行为习惯从而更精准的判断用户意图,实现 AI 时代的立体智能推荐。地平线基于征程 2.0 架构,整合视觉和语音技术,可通过数据的预处理、算法模型的建立和决策处理三个阶段,使汽车成 为具备多模感知、深度决策、主动交互的智能机器人。
相关资讯
其他推荐